近期部分城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,给我们的学习生活、家庭生活、出行等造成了一定影响。疫情面前,除了做好科学的自我防护外,还要注重心理健康,避免焦虑、恐慌和抑郁等负面情绪趁虚而入。为了减少负面情绪对大家的影响,锦小精心为大家准备了一份疫情防控心理疏导指南。
学生篇
一、不恐慌、不信谣、不传谣、不造谣。做好个人防护,出门佩戴好口罩。
二、有规律作息,养成良好习惯。饮食有节,吃动平衡;广泛阅读,陶冶情操;培养技能,做力所能及的家务;按时睡觉,保持健康。
三、管理好情绪。遇到困扰不乱发脾气,可以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。向老师、亲人、同学、朋友倾诉一番,把自己的委屈、烦恼、痛苦诉说出来,或者通过劳动、唱歌、运动等形式发泄一下,以缓解心理上的压力。
四、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。如果发现自己需要进行心理调节,教大家几种简单易学的调节方法:
1.转移注意。做一些能让自己感觉更好的事情,如看电视、看书、听音乐、运动、做家务、聊天等等,将注意力转移到能让自己更舒适的活动上。
2.接受现状。外出行动受到限制,可能会造成大家产生暂时的恐慌、无助反应。这是很自然的反应,不必过分强求自己保持镇定,压抑情绪反而会影响后续的抗压能力。
4.相互倾诉。大多数人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恐慌、焦虑、不安等,这都是正常的。大家要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家人和朋友,父母也要主动与孩子沟通,帮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,通过倾诉可以释放恐慌、焦虑、愤怒等心理应激反应。
6.积极自我暗示。要选择一些积极的、肯定式的、富有激励性的语言,并反复强化。如“我一定能克服困难”“我一定能战胜自己”“我今天精力很充沛”等。
值得注意的是,如果自身出现恐慌、焦虑、烦躁等情绪,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时,务必要寻求专业心理机构的帮助。
家长篇
一、不恐慌、不信谣、不传谣、不造谣。立足家庭,筑牢防疫防线,发挥作用。从自己做起,加强对家庭成员健康监测,引导家庭成员养成科学防疫习惯。要积极响应上级防疫指挥要求,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每一轮排查填报。做到及时、准确,不谎报、瞒报,积极调整心态,有共同努力抗击疫情的信心。
三、注意和谐的亲子关系相处。不让亲子关系矛盾上升,父母找到与孩子共同感兴趣、互帮互学、能够互动的活动。和孩子一起游戏、运动、阅读、看电视、听音乐、做饭、学习,善于运用正确的沟通方式,认真听孩子表达,尊重孩子内心的想法,解决孩子困惑、情感和愿望。
教师篇
二、立足岗位,常态防控,发挥作用。积极调整心态,家校携手,有共同抗击疫情的信心。
三、注意心理调适,减缓工作压力。建议用“三换”方法调适:
1.换立场。根据抗疫要求,我们要联络学生和家长上报信息,情况繁杂,工作压力大,但每一条发至群里的信息和上报工作,对于抗疫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,我们积极发挥作用,做传播正能量的使者。
2.换环境。回到家转移压力,多阅读、听音乐、运动、与家人互动等方法缓解压力。
3.换方式。合理安排时间,专注当下任务,高效处理。保持适当的休息节奏。
搜索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