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来看看这位妈妈怎么管理不“服从”的孩子!】
有位妈妈说,自己规定孩子做这个,孩子不愿意,规定孩子做那个,孩子不愿意。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,不服管教呢?
当我们把家规制定得清清楚楚以后,你会发现家人之间的沟通就会融洽很多,一切都会越来越顺利。你的家庭中,目前最大的烦心事是什么呢?
其实我们说,国有国法,家有家规,如果我们处处要求孩子要听我们的,孩子就特别容易反抗。但是如果我们大家都听家庭规则的话,你会发现家庭中的这些抗争就会少了很多。所以,我们要帮这位妈妈制定怎样的家规呢?
第1条家规,就是不能做伤害自己身体的事。因为家人之间,一个没有照顾好自己,病了,就是大家的事。这是无需商量的,必须遵守的。
第2条家规,就是家人之间不能打人。你看爸爸能不能打妈妈,对不对?那妈妈能不能打孩子,也不能对吧?所以打人这件事情在家里不管是针对大人还是小孩都不能发生,如果发生了,就是违反了家规。
第3条家规,就是家庭成员不能因为生气连续两小时不说话。也就是可以生气,但是生气也要主动调节矛盾,来解决问题。因为长时间的打冷战,是家庭关系的杀手。
第4条家规,就是说话吵架,再生气也不能说侮辱对方人格的话。比如,妈妈说:你是个什么东西,你是畜生吗?或者爸爸说:你这个死婆娘,你是懒猪吗?这些都是侮辱人格的话,就触犯家规了。
第5条家规,就是每个人都要按时回家,不能按时回家的要及时汇报。所以孩子从小就养成了准时准点回家,不在外面贪玩,即便要出去玩也要征求大人意见。当大多数孩子都是这样遵守的,我们对孩子就很好管理。
智慧父母训练营
上周末陪孩子去海洋公园玩,看到这样一个情景:
一个小男孩让妈妈给买一个鲨鱼的布偶玩具,结果妈妈不愿意买,就在那里苦口婆心的给小男孩讲道理。一番大道理讲下来,不仅没有说服小男孩,反而情绪更加激烈起来,最后坐在地板上又哭又闹。孩子妈妈终于忍无可忍地爆发了,拽起小男孩就往外面拖。
这样的情景是不是很熟悉?妈妈的处理方式有什么不妥吗?小男孩为什么一直不听妈妈的话呢?两个人的冲突是如何产生的呢?
孩子不听话,因为他们不明白“为什么不能或者为什么要这样做”
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想法,认为我是大人,所以我说了你就要去做去遵守。然而,孩子却不是这样想的,孩子容易冲动,基本不会考虑后果,总以自己舒服的方式去处理问题。
上面母子俩冲突造成的原因,一个是家长没有给孩子一个更明确的理由,比如说告诉孩子“买了这个鲨鱼玩偶,你没有地方可以再摆放,就要把你原来最爱的那个鲨鱼玩偶送人或扔掉,你可以自己选择是想要一个一模一样的新玩偶,还是陪伴你很久的旧朋友。”让孩子明白,家里不能同时摆放两个一模一样的玩具,如果要买新的就势必要扔掉旧的。
如果孩子选择买新的,回去之后一定要坚决执行把旧的玩偶送人,要让孩子明白每一个决定都会被严格执行。
作为父母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听从自己的话,做“对”的事情,最好是孩子能和我们想到一起,哪些事情能做,哪些事情不能做。当然,这种想法更多时间只能停留在“想”的阶段,别说是孩子,就是成年人,都不一定能达到这个程度。所以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,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。
01 给出为什么不或为什么要的理由
哈佛社会心理学家艾伦做了一个著名的试验:
当人们在图书馆排队使用复印机时,她请求别人帮个小忙,并同时给出了自己的理由。
她说:“不好意思,我有5页需要打印,因为时间太赶,我能先使用复印机吗?”94%的人会答应她的请求。
她也试过这样提出要求:“真不好意思,我只有5页需要打印,我能先使用复印机吗?”在这种情况下,只有60%的人会同意她的请求。
这个实验巧妙的揭示了一个人类的行为原则:人就是单纯地喜欢做事有个理由。不管是我们在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,或是要求别人的时候,要是能给出一个合理的理由,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大的提高。
这个沟通技巧,我们可能会认为只适合在职场中使用,因为大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把孩子当成平等的对象来对待。
当然也会有家长肯定会问,这个方法听起来对于成年人很有说服力,可对于一个孩子能行吗?答案是“能”!只不过给出的理由一定要在孩子可以理解的范围,不要超出孩子的认知水平。
针对孩子,在我们给出理由的时候要遵循以下三个步骤:
一是要提醒孩子看着你,吸引孩子的注意力,拉近你与孩子的距离,极大程度的让孩子把你的话听到。不然你以为你说的孩子都听到了,结果孩子注意力全在其他事物上,等出现了问题,你以为孩子又不听话了。
二是要口气坚定的告诉孩子你要说的内容,所以类似于“你能不能……?”“你可不可以……?”这类的开头,尽量避免使用,因为孩子很容易就可以用一个“不”字把你拒绝。;
三是提完要求之后要站在一旁看着孩子,不需要做其他任何事情,你会惊奇的发现孩子开始行动起来。有些时候,大吼大叫、催促、逼迫并不能解决问题,只会激化矛盾促使孩子反抗,因为你的愤怒情绪很容易影响到孩子,使孩子也产生愤怒的情绪,进而在行为和言语上与你发生冲突。
03 坚决执行行为的后果
为什么要说要坚决执行呢,因为孩子会“故技重施”。
孩子会用平日里最管用的方法去得到他想要的结果,不管这招是否正确。在行为心理学中有许多专家都曾证明,“一个行为的结果会直接导致这种行为是否会再次发生”。
如果孩子用某个方法达到了自己的目的,孩子就会一而再,再而三地使用这种方法;而如果家长没有妥协,孩子下次可能就不会再用相同的“伎俩”了。
搜索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