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有这样一位家长,一年多前就是我的网友了。她的孩子已经快两年没有上学了,也基本不与外界接触。我注意到主要问题的是亲子分离问题。今年下学期,这位妈妈终于下决心把孩子送到了丑小鸭中学,但因为不放心,孩子入学后她还在学校周边租了房子住着。孩子入学30多天后,这位妈妈直接到学校接走了孩子,没有跟学校说任何理由。大概一个月后,这位妈妈多次电话分别上访到市县教育局,包括“学校没有保管好孩子的香皂”都成了她“告状”的内容。家长的焦虑和失落演变成一场家校关系的纷争。可想而知,家长的心思不放在孩子身上,孩子的教育资源自然不会好。
当然,上述三种原因在一个孩子身上可能是同时存在的,如果一个孩子对学习过程的痛苦较为敏感,同时又非常逆反,就会公然顶撞家长,破坏规则,把厌学变成行动。而如果一个孩子虽然感觉学习痛苦,但胆子很小,比较听话,就会压抑自己的反抗,表面上顺从家长的要求,完成作业,只不过作业的质量和速度很差。此外,如果一个虽然逆反,也具有学习困难,但是,没有产生习得性无助,认为自己的虽然学习困难,但还是可以改变的,也不会产生拒绝写作业的情况。
孩子如果逃学,肯定是因为家长没有尽到看护的义务,孩子才能机会不去学校而是在社会上游荡,如果我们发现孩子有逃学的情况,就要坚持上学放学送到学校,不给孩子逃学机会。
1.理清家校责任,“家校共育”助力未成年人发展。《家庭教育促进法》中明确指出:“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。但是国家和社会要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、支持和服务”。“父母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岗,学校和教育机构都应只是辅助和支持的角色。无论工作有多忙家长不能将教育任务完全丢给学校老师,而应主动积极地参加到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中来。”
搜索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