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假期间,有不少家长为孩子沉迷电子产品的行为而头疼。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,说多了不行,说少了又不管用,讲道理又嫌烦……为什么孩子会沉浸在网络世界中不能自拔?家长又应该从哪些角度出发智慧地帮助孩子回到现实生活中?
“假性厌学”是我在孩子身上发现的一个现象,孩子在学琴中期遇到了瓶颈,开始排斥练琴,我错误的以为孩子厌学了,非常着急,于是找到她的钢琴老师进行沟通。钢琴老师与孩子进行及时的交流,找到孩子困惑的难点后,帮助孩子度过了瓶颈期。之后孩子才恢复了练琴的积极性,于是我把这个现象称之为“假性厌学”。当孩子出现同样的情况时,建议家长先不要忙着否定孩子,及时与之沟通,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解决问题。
除了这些以外,一些家长还考虑到了未来孩子升学的问题,如果能早一点上学,就算是到时候要复读,孩子的年龄也不会太大。
家庭教育要取得更好成效的,只盯着家庭和学校是不够的,仍需发挥其他社会力量的协助作用。在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外,社会也应鼓励更多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接受必要的亲职教育,创造条件和提供资源让他们了解胜任家庭教育起码的应知应会,学习为孩子规划适合的成才道路,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。
搜索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