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如在南美洲的一个小国家的孩子,每次上学都要自己划着独木舟穿越河流和密林,在这途中,她们没有任何帮助,只能靠自己。河水和密林中有各种危险的动物,头顶还有恶劣的天气,动不动就刮风下雨。每次上学划船,她们都要经历两个多小时。
课后服务结束后,天都黑了,加上天气逐渐变冷,家长接孩子时,在学校门口冻得瑟瑟发抖。接孩子时听到一位家长说“参加课后服务,孩子在学校也学不到啥东西,干脆和老师说一下,下个月不再参加了。”另一位家长却说:“不管如何,一定要让孩子参加课后服务,原因有两个……。”其他家长听后,直言说得太对了,无论如何也要让孩子参加“课后服务”。
第一,陪孩子一起成长。家长上学的经验已经不能应对自己孩子的上学过程,很多东西家长也要学习,说起来,自己也是一次成长呢。虚心学习,向其他孩子家长学习,向老师学习。
接纳并理解孩子的焦虑情绪。“我知道你很难过,我知道你想哭,想哭就哭出来吧”……用这样的语言来安慰孩子。而不是说“别的孩子都不哭,怎么就你哭”“在哭我就不来接你了”“好吧,别哭了,你不哭明天我们就不去幼儿园了,但是今天要去”等等,来压制孩子的情绪或者通过妥协将自己的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。孩子一旦体会到大人的焦虑,他就会采用变本加厉的哭闹方式,因为他知道,只要他这样做爸妈就会妥协。
搜索标签: